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 )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  )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A.     B.     C.     D.

 

A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1)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错误;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3)正确;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粪便量,(4)错误;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约为10%~20%,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会小于10%,也可能会大于20%,(5)错误;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6)错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吃肉食时人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养级高,所损失的能量也就越多,故(7)正确;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可能全部流向人类,(8)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B. 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查看答案

科学家对豌豆进行了不同处理,如下图所示,然后检测豌豆植株节间的赤霉素(GA)含量(由柱高表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相关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 赤霉素通过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而引起植株增高

B. 去除顶端后,节间生长变快

C. 外源生长素可代替顶芽的作用,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D. 顶端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 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 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 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A甲状腺激素

D. 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图Ⅰ中的丁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 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Ⅰ中的乙所处的营养级

C.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Ⅱ中的乙

D. 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时,图Ⅱ中的甲会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