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

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当

B. 人体的渗透压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水无关

C.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D. 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HCO3-等离子有关

 

B 【解析】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正确;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因此人体的渗透压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也与水有关,B错误;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C正确;血浆正常的PH约为7.35~7.45,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查看答案

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基因库不同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 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①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 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

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B.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