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 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①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 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B 【解析】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机制.隔离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非要进行地理隔离.故A错误.b过程是自然选择.其具有定向性.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B正确.①~⑥表示生物可遗传变异.生物可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C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如果俩品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则说明存在生殖隔离;如果依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说明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故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

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B.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女性的父亲是色盲,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

A. 7.5%    B. 6%    C. 5.6%    D. 8.1%

 

查看答案

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Aa

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此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适合aa的生存

B. 基因型aa在逐渐上升的同时,Aa也在上升

C. 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

D. 此种群生物A与a基因经过若干代自然选择后无突变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 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 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