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冋题:
(1)图1中碳以___________形式通过过程①固定在绿色植物(如玉米)中。若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越强。
(2)如果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当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获得的能量为______kJ。
(3)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一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
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__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
(3)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
在形成_______________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一种生物同种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相对性状。
在__________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不断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