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 量多年维 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 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 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 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 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
D. 甲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