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 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 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
D. 甲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C. 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
D. 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
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
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了狼的体内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