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和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D之间通过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病。

 

(1)感受器甲→4→下丘脑→5→丙(2分) (2)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3)相互拮抗 (4)抗体1 自身免疫 【解析】 (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感受器甲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4)传到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发出的兴奋再通过有关传出神经(5)传到胰岛B细胞(丙),促使其分泌胰岛素(C),即此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甲→4→下丘脑→5→丙。当血糖浓度下降时,感受器乙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7)传到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发出的兴奋再通过有关传出神经(8)传到胰岛A细胞(丁),促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D),此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图中A、B分别表示相应的神经递质。 (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D代表胰高血糖素。 (3)C和D分别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分析图示可知:抗体1与胰岛B细胞(丙)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使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诱发糖尿病;抗体2与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综上分析,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抗体1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调节、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认识以及调节过程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前提是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尽可能与激素间的作用、免疫调节建立联系。解答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抓住图示中“血糖浓度升高和下降”、“抗体1和抗体2的作用部位”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分析展开联想,进而确定图中相应字母表示的物质、数字代表的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的细胞,再结合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下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需要酶、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该过程还能发生在线虫细胞内的__________中;在过程B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分子是__________,①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终形成的②③上氨基酸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微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抑制________过程。研究表明,线虫体内不同微RNA仅出现在不同的组织中,说明微RNA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____性。

 

查看答案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料问题:

(1)细胞①是来自于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具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若其一个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同时产生AB和ab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3)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聛,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______个四分体。   

(4)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

②图中既可处于有丝分裂,又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有___________

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是植物N净光合速率受光质与C02浓度影响的曲线(不考虑光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黑暗条件下,向试管中通入l8O2,则一段时间后,l8O___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其呼吸产生的C02中。若在密闭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A、B试管中氧气的变化,初始氧气浓度为300mg/L,24h后,A试管氧气浓度为500mg/L,B试管氧气浓度为116mg/L,则A试管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mg/L·h。

(2)分析图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若用绿光替代黄光一组的实验,则所得曲线位于原曲线__________(之上/之下/同位置)。

(3)图乙中,黄光、C02浓度为300μL•L-1时,该植物细胞内合成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当植物由b点状态转为a点状态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5含量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研究结果,为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过程发生在____(填“原核” “真核”)细胞中,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填序号)。

(2)核膜、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图中的分泌蛋白最初在____(填序号)中合成,合成后通过____运输到④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该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____上紧密联系。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受影响最大的细胞是 ___

A.脂肪细胞      B.汗腺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