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相同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时,d点右移
B. H2O2量增加时,d点不移
C. pH=a时,e点不移
D. pH=c时,e点为0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3号染色体的片段.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判断依据
C.图二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二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l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中
A.雌果蝇中红眼占1/2
B.白眼雄果蝇占1/2
C.缺失l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M、N、P分别代表16、9、3
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 1 : 1 : 1
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