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MgSO4 | 蛋白质 | X物质 | 水 | 琼脂 |
用量 | 5g | 10g | 1000mL | 7g | 20g |
(1)上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从物理性质来看,该培养基为__________培养基,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对照组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5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1/2直接来自甲,则要使丙能量增加24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图1、图2分别表示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二醇属于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
(2)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会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_____ (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以使研磨更充分。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装置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试验,则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 浓度,短时间内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若在20 min 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增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可推测20~25 min 曲线应该__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推测合理的是
A. 酸雨对樟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 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可能会受酸雨影响
C. 酸雨对楝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樟树的小
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不会耐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