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显性基因D上,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

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显性基因D上,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人类“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E、e)控制。下图是一个家系图(Ⅱ5和Ⅱ6是双胞胎姐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致病基因是E

B. 5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DXF、DXe、dXF、dXe

C. 9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2号个体

D. 8是Ⅱ7的姐姐,据图推测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5/6

 

D 【解析】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和Ⅰ﹣2不患粘多糖病,生有患病的儿子,因此粘多糖病是隐性遗传病,又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Ⅰ﹣1的基因型是XEY、Ⅰ﹣2的基因型是XEXe,Ⅱ﹣6的基因型是XeY,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XEXE、XEXe。 由分析可知,“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是e,A错误;Ⅱ﹣5两种病都不患,基因型是ddXEXe或ddXEXE,因此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可能是dXE或dXe,B错误;Ⅲ﹣9患有“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由于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因此致病基因来自Ⅱ﹣7,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Ⅰ﹣4,C错误;由题意知,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因此3和4的基因型是DdXEY、DdXEXe,Ⅱ﹣8是女性,因此纯合子的概率1/3×1/2=1/6,杂合子的概率是1﹣1/6=5/6,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P值分别为10

B.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P值分别为01

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P值分别为11

D.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P值分别为1/2,1/2

 

查看答案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P: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1代,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XY同源区)( )

A. 仅从一代杂交结果中还不能判断发生缺失的染色体类型

B. 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的相关基因会随之丢失

C. 亲本与尾有关的基因型组合是:XAXA×XAY

D. 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有尾:无尾=61

 

查看答案

某种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具体控制关系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正常表达时,以任一链为模板转录和翻译产生酶A

B. B基因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酶B的合成效率

C. 该动物群体中无色眼的基因型只有1种,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4种

D. 若一对无色眼亲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a突然变成了基因A,或基因b突然变成了基因B,则发育成的子代为深红色眼

 

查看答案

虎皮鹦鹉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全部都是绿色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不同表现型,比例为9∶3∶3∶1。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A. 2/7    B. 1/4    C. 1/5    D. 2/5

 

查看答案

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甲、乙两树杂交,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A. 甲 AaBbcc,乙 aabbCC    B. 甲 AAbbcc,乙 aaBbCc

C. 甲 aaBBcc,乙 AaBbCC    D. 甲 AAbbcc,乙 aaBBC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