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 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解析】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A正确;孟德尔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的翻翅和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Ⅱ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和a基因控制,现有一只翻翅(杂合)雄果蝇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异常分离,而产生一个含有两个A基因但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Ⅱ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其它过程正常

B.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其它过程正常

C. 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配子中,两个都含有一条性染色体,一个含有两条性染色体

D. 该果蝇形成配子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

下表表示从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开始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生理过程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相关描述

性激素的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

功能趋向专门化

 

 

A. 甲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

B. 乙过程中可以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丙过程结束后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D. 丁过程中细胞内的mRNA种类在变化

 

查看答案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分别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图甲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所示的变异类型均发生在图乙对应的CD段的某一时期

B. 图乙BC段中DNA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

C. 图甲中右图细胞中不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D. 图乙只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

 

查看答案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T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出生后在周岁时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也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进行表达

C. 胚胎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运输

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