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动物精原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①与② B. ①与③ C. ②与③ D. ②与④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B.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核DNA遗传物质改变
C. 洋葱根尖细胞有16条染色体,则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
D.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其原因是其核糖体数目减少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做实验是为了证明两种球菌能相互转化
如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只发现在蛙的红细胞中
B. 在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数目上表现出平行关系
C. ③过程具有2个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
D. 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突变,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B. 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 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II中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核DNA的复制
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 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 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 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