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B 【解析】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项错误;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可能发生隐性突变或无义突变,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c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C项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项错误。 【点睛】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1)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是一个基因内部的碱基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在显微镜下不可见。 (2)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一般涉及多个基因,显微镜下可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某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利用的技术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图中造血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至少有_________个来源。

(2)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并完成图示小鼠的基因治疗,涉及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__________________和胰蛋白酶等。

(3)下图所示的一个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_作为引物。一个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第n次时,需要________个引物。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转录,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查看答案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除去污水中的N、P等。其繁殖能力(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藻细胞消耗N、P等的能力。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说明固定化小球藻生长周期比游离小球藻________,使用固定化小球藻处理污水的好处是________

(2)固定化小球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根据图2判断,固定化小球藻最适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________,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是________。若海藻酸钠浓度过高,细胞生长量反而降低,原因是形成的凝胶珠网格过于致密,导致________

(3)据图3可知,制备的凝胶球直径为________较适宜,凝胶珠直径过大,不利于小球藻获得充足的________

 

查看答案

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固定化酵母,某研究机构尝试寻找一些新的固定材料。多孔陶瓷因为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资料卡为多孔陶瓷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制备过程。

请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多孔陶瓷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制备 步骤一:将多孔陶瓷样品破碎制4— 8mm 大小的颗粒,高温 180℃ 处理2h后冷却至常温; 步骤二:将干酵母处理后加入至多孔陶瓷样品中,需覆盖样品约 1cm ,缓慢摇动30min; 步骤三:再放入0— 5℃ 冰箱中3h,然后倾去剩余的活化酵母液,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

(1)①上述步骤一中,高温180℃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冷却至常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步骤二中,将酵母加入多孔陶瓷样品前,应首先对酵母细胞进行___________处理;

  ③步骤三中,将样品整体放入0—5℃冰箱中充分吸附酵母。在制备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利用固定化酵母进行了相关酒精发酵实验,测得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结果,你认为该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所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法。

(2)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______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 ______ 作为凝固剂。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______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______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______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查看答案

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

(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培养的细胞在贴壁生长至铺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________;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________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________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________方法保存。

(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________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________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