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32P

B. 测定发现在搅拌、离心后的悬浮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

C.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离心后的悬浮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

D. 在培养基中加入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合成DNA的原料,再接种T2噬菌体,其体内的DNA会被标记上32P

 

D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培养液中不能独立生存,所以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32P,A正确;悬浮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有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在悬浮液中,BC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必须用活细胞培养,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病毒的培养、实验流程、实验后结果的分析,特别是实验后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难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要加热处理、②要将各提取物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

B. ③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能出现S、R两种菌落

C. 若果将活S菌悬液与活R型菌悬液换一下位置,则不会发生转化

D. 培养基上的一个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一个群落

 

查看答案

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B.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

D.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

 

查看答案

下图是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

B. 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C. 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

D. 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整个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B.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环境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 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 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 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