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调查自来水水质,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调查自来水水质,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涂布平板所用的培养基是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________,为使培养基满足细菌生长对pH的特殊要求,应在灭菌之 ______(填“前”或“后”)调节pH。

(2)培养基灭菌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宜条件下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工业生产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 _____________  生产。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粉碎、干燥、萃取、过滤、用蒸馏方法浓缩。胡萝卜素粗品的常用鉴定方法是 __________

 

固体 倒平板 前 5.0×108 无菌水 微生物发酵 萃取 纸层析法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为选一内容,难度一般,要求考生具备能够独立分析,动手的能力,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严格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整个实验要保证无菌无毒的条件下进行。 (1)涂布平板法所用的培养是固体培养基,制备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灭菌之前应该调节PH,然后进行灭菌; (2)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宜条件下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5.0×108,设计实验时遵循对照原则,还应该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 (3)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包括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胡萝卜素粗品的常用鉴定方法是纸层析法。 考点: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无菌技术 点睛: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知识点拨: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如果正放培养皿,则皿盖上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 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茵落中的细菌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因此恒温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 (2)培养后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从菌落的形态看,是否湿润、透明、黏稠,呈何种颜色等等,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②用显微镜镜检观察其形态、大小,看是否有菌丝、孢子、芽孢等,这也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遗传学方面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果蝇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中,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用双缩脲试剂检验____________(能/不能)呈现紫色;但是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这体现了DNA分子结构

______________ 性。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S型细菌的荚膜基因对荚膜这一性状的控制方式是 __________

(3)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科学家发现,某小鼠种群中也有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提供了实验材料。

①为确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请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选择亲本表现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鼠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

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②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也有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若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检测,女性患者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_________ 个荧光点。

 

查看答案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42.195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近年来随着马拉松比赛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该项目所熟知并参与。

(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到肌肉细胞收缩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则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流汗导致机体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___________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而该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__________(填“A”或“B”)处细胞有关。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3)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原因之一是垂体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___________分化。

 

查看答案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甲表示该植物在温度和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某一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的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实线)和呼吸速率(虚线)的影响;丙图表示在温度和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该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甲图叶肉细胞所处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丙图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2)由图乙可知,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约为_____________mg/h(用CO2的量表示)。预计在__________℃时,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图丙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为15℃,b点将向_________移动。

(3)图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丙中的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叶绿体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B.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 运动强度在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