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其形成场所分别是( ) ①细胞质基质...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其形成场所分别是(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 ④①    B. ③②    C. ①③    D. ④②

 

A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场所,是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所以④是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细胞质基质是进行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场所,所以①是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记清楚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再根据呼吸作用过程以及场所,就能准确解答本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 是无氧呼吸    B. 是有氧呼吸

C. 不是乳酸发酵    D. 不是酒精发酵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生成少量ATP

B. 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增加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常伴随着ATP的水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 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线粒体是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查看答案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

B. 4支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C. 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

如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丙表示环境条件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0~t1乙种群的生物量大于甲种群

B. t1~t2甲、乙曲线峰值代表种群K

C. t2~t3乙种群数量主要受内源性因素调节

D. t3~t4甲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