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

B. 4支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C. 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A 【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错误; B、由于中培养液中营养、空间等因素,所以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正确; C、试管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不同,故二者的K值不同,C正确; D、试管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下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

如图为我国东亚飞蝗种群在1945~1961年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指出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属于(  )

A. 周期波动    B. 非周期波动

C. 规则波动    D. 不规则波动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

A.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 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