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

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_____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最大比例为___________

 

测交 验证 1∶1∶1∶1 野生型∶黑色=2∶1 80 DdHh×Ddhh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_H_,橘红色的基因型为D_hh,黑色的基因型为ddH_,白色的基因型为ddhh。甲:野生型(D_H_)×白色(ddhh)→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dHh。乙:橘红色(D_hh)×橘红色(D_hh)→F1:橘红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hh。丙:黑色(ddH_)×橘红色(D_hh)→F1:全部都是野生型(DdHh),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 (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白色的基因型是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3)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组中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hh、2/3Ddhh,其中1/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而2/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有1/2为野生型(DdHh),1/2为黑色(ddHh),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个体=(2/3×1/2+1/3):(2/3×1/2)=2:1。 (4)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中F1的基因型均为DdHh,其自交后代中橘红色个体(D_hh)所占的比例为3/16,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又已知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个体有120条,则后代中表现为黑色的个体也有120条。自交后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HH、2/3ddHh,因此黑色的杂合子有120×2/3=80条。 (5)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1/2=1/8。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题关键能根据表格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进而判断三组杂交组合中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某种植物的花紫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植株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T、t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人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组合及结果判断,花色性状中紫色为________性状,控制此性状的基因在该植物体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存在________个,亲本中绿色矮茎植株A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组合①产生的F1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3)组合②中F1的自交后代会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组合类型,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发生在亲本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4)若仅考虑花的颜色,则组合①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的叶颜色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如图所示的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自花授粉植物野生型均为黄花、易感病,一次在野外偶然发现两株突变株甲、乙,其中甲的表现型为红花、抗病(花色基因用A、a表示,易感病或抗病基因用B、b表示)。研究人员将上述植株的4种基因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电泳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的分子量差异而实现的,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子量越大的样品,电泳距离越小,据此可推测,突变株甲的变异是DNA中        所引起的。

(2)突变株甲的基因型是        ,突变株中乙的表现型可能是       

(3)请选择上述合适材料,设计一种最简便的杂交方案,以研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并用突变株甲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表示。(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等特殊情况,现假设突变株乙开红花)

①实验步骤:

②观察并统计后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

③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

(4)请用遗传图解解释第Ⅲ组实验结果(不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

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有关问题:

(1)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________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基因型为dd(矮秆)的玉米地里,偶然出现一株基因型为Dddd的四倍体玉米,该四倍体玉米的产生涉及到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同源染色体均两两联会,则该四倍体玉米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籽粒的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个显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为A_B_R_的植株籽粒均有色,其余基因型籽粒均无色。某有色籽粒植株(甲)与aaBBrr(乙)、AAbbrr(丙)品系杂交,后代分别有25%、50%的有色籽粒,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甲和乙杂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