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DNA...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主要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DNA分子

 

A 【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A项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项正确;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基因的遗传信息,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C项正确;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DNA分子,当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项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的分子基础 【名师点睛】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否定了融合遗传,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孟德尔所做测交实验的64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部分

D. 萨顿提出假说、摩尔根证明的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也都运用了该方法

 

查看答案

人类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逐渐积累而得来。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开始了解基因是如何工作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一词,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

B.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了孟德尔当初所说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于是他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著名的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经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 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①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

②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③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子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相应的生物学实验课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C. 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路径

D.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