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美国白蛾原产美洲,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深受其害,白蛾...

美国白蛾原产美洲,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深受其害,白蛾食性广泛,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等,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对美国白蛾做的相关实验,对新侵入一段时间的美国白蛾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进行防治。

(1)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白蛾增长过程中增长率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分析造成这一增长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美国白蛾(包含其他外来物种)由疫区传入,做到早投入,早准备早报告早除治。根据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谈谈早准备早报告早除治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3)加强美国白蛾的预防、控制,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美国白蛾的为害程度,对园林绿化工程植物进行改造形成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结合的绿化格局,通过增加植物的__________提高植物对美国白蛾为害的抵抗能力。

 

不变 迁入初期,因其食性广使其食物充足,天敌较少(环境阻力非常小),成“J”型增长 对于害虫,应该在K/2之前进行防治,不能让它达到最快的增长速度(以免造成灾害) 多样性 (或种类多或丰富度)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白蛾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变化,即白蛾数量呈J型曲线增加,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其增长速率不断增大,通过分析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在结合题中问题进行解答。 (1)据试题分析可知,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白蛾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变化,即白蛾数量呈J型曲线增加,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之所以白蛾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变化主要是迁入初期,因其食性广使其食物充足,天敌较少(环境阻力非常小)所以成“J”型增长。 (2)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在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为防治害虫应在种群数量在K/2之前,即其增长速率较小时进行防治,以免造成灾害。 (3)对园林绿化工程植物进行改造形成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结合的绿化格局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群落的丰富度)增加,从而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最终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图中甲、乙、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其中物质c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中属于腺垂体的是______;物质b是______;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______(上升、不变、下降)。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______(促进、抑制)作用,这种现象属于______调节。已知激素的作用具有逐级放大的特点,可推测出血液中a、b、c含量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将______(上升、下降),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______(增多、减少)。在这一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均位于______

 

查看答案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klx)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实验中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适宜和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 据表数据分析: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2.5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是__________mL/h。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置于25℃环境下时,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实地代表叶片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物理性膨胀。因此,再设计一组实验排除干扰,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生态系统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植食性动物一定是初级消费者,它促进了物质循环过程

B. 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小,则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D. 信息传递只能在被捕食者和捕食者之间传递,维持了生态平衡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 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 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处理、调查、探究等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用菠菜叶观察叶绿体时最好选用稍带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其叶绿体大而少,便于观察

B. 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各组温度差别可以不作处理

C. 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

D. 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实验组土壤要去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