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海黾(读mǐn)是一种无翅的海洋漂浮昆虫(如图甲),喜欢成群在水面上划行,取食海...

海黾(读mǐn)是一种无翅的海洋漂浮昆虫(如图甲),喜欢成群在水面上划行,取食海中的浮游动物、鱼卵和刚孵出不久的小鱼。它们的捕食者是一种小型的沙丁鱼。研究发现,沙丁鱼对种群数量不同的海黾群的攻击率相同,但对每次海黾的攻击率是不同的(如图乙)。请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海黾最有可能属于_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由图可知,沙丁鱼对每只海黾的攻击率与海黾种群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对此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

(3)如果小型沙丁鱼的数量下降,海黾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4)对海黾种群数量与沙丁鱼攻击率关系的研究,属于__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在该水平上,还可研究__________(至少答两项)等问题。

(5)海黾的水上漂浮、划行能力超强,对其研究的成果可用于新型水上交通工具的开发,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次级)消费者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海黾种群越大,每只海黾单位时间内所受的攻击次数越少 被捕食者的种群越大,其中每个个体被捕食的机会就越小 先增加然后趋于稳定 群落 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或优势种、群落演替、范围与边界) 直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及群落的相关知识,结合题图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1)据题干信息可知,海黾取食海中的浮游动物、鱼卵和刚孵出不久的小鱼,故海黾属于消费者;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据图乙可知,随着海黾种群个体数不断增多,每只海黾单位时间内所受的攻击次数越少;因海黾数量多,所以每个个体被捕食的机会减小。 (3)据题干信息可知,小型沙丁鱼是海黾的天敌,如果小型沙丁鱼数量减少,则海黾的环境阻力减少,所以海黾的数量增大,随着海黾的数量逐渐增大,其种内斗争加剧,海黾的数量有所下降,故海黾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先增加然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海黾与小型沙丁鱼均属于种群,因此对海黾种群数量与沙丁鱼攻击率关系是研究,是种间关系,故研究水平属于群落;在群落水平还可以研究群落的一些特征,比如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5)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价值等,科研人员利用海黾的水上漂浮、划行能力超强,研究新型水上交通工具属于科研范畴,故海黾的水上漂浮、划行能力超强,对其研究的成果可用于新型水上交通工具的开发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丘脑存在着对体温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分别称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它们放电的频率可随着机体体温的升降而变化。科学家将微探头埋植在狗的下丘脑,通过向探头中灌水改变灌流液温度来改变下丘脑温度,测量A、B两个下丘脑神经元对局部温度变化的反应,得到结果如图。

请回答:

(1)当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受到温度变化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神经元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当下丘脑温度降低时,__________(填字母)神经元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_,故该神经元为冷敏神经元。

(3)另有实验发现,若下丘脑前部受损,机体就会失去在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功能,表现为__________等主要散热途径失控,这说明下丘脑的该区域主要分布的是__________(填“热敏”或“冷敏”神经元)。

(4)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位于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位于__________的水平衡调节中枢,再通过刺激垂体__________抗利尿激素,最终调节并维持水盐平衡。

(5)除了神经—体液调节以外,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还有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由__________组成的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

夏季晴天,在种植绿色植物的密闭大棚中测定某种气体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测定的气体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24小时中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在____点对应的时间最多,ef段气体相对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该植物24小时内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克里克对DNA研究成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 阐述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

C. 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D. 证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遗传病中,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B. 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减少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若没有诱变因素的作用,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查看答案

研究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某单细胞绿藻细胞数、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质量浓度(mg/L)

对照组

0

0.1

0.5

1.0

5.0

0.05

0.1

0.5

1.0

细胞数增加量(%)

0

36.8

43.4

81.2

98.2

6.7

32.3

32.5

8.3

胡萝卜素含量增加量(%)

0

57.1

137.8

-48.9

-95.4

5.8

8.5

3.9

-87.8

 

 

A. 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甲

B. 应在0.1-0.5mg/L的浓度范围内,寻找乙促进细胞数增加的最适浓度

C. 与乙相比,随甲的浓度升高胡萝卜素含量上升较快,下降也较快

D. 甲和乙对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