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_(填字母);D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_______中的能量。

(3)据图可知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按照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转化的,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的;而在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按照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转化的,所以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

(4)此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C 0.4 (含碳)有机物 11.5% 草食动物(A)的粪便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 (含碳)有机物 CO2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图解和表格为媒介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快速识别物质循环图解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 1.图中碳在甲和乙之间双向传递,所以甲乙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产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多少进一步判断,在甲乙中指出箭头多的乙为生产者,则甲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乙→丙→丁,确定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故图中存在的食物网为:。碳在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如②是碳在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如③是碳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向大气中排放,故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有机物、CO2。 2.表中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某营养级摄入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该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 (1)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根据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可推知,A有机物量所占比例最大表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和C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差不多,应该处于同一营养级,即表示第三营养级的动物,D是三级消费者,因此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B和C;由前面分析可知,D是三级消费者、处于第四营养级,根据表中数据可知,D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第四营养级同化量[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该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kJ)=0.9-0.5=0.4 kJ;图中乙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②过程表示碳由乙→丁,属于生物群落内部碳的传递,所以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据表分析A(第二营养级)与下一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16.1÷140.0×100%=11.5%;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草食动物(A)的粪便中的能量。 (3)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因此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按照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的形式转化的,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的;而在碳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CO2释放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产生的CO2页返回到大气中。因此碳元素按照CO2→(含碳)有机物→CO2的形式转化的,所以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称为__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   

(3)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__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在突触小体⑦中完成的信号转换可概括为(用文字加箭头的方式表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为____________,这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该物质和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称作植物激素。其中生长素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合成。

(2)乙图__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3)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

 

查看答案

甜荞麦有五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其遗传规律,将具有五对相对性状的两个植株成对组合杂交,获得N代,F1代自交获得F2代。结果如表所示。

性状

F2代性状分离比

主茎基部木质化

有:无=49:31≈9:7

花柱

长:同长=63:17≈13:3

花药大小

正常:小=47:33≈9:7

瘦果棱形状

尖:圆=57:23≈3:1

花果落粒性

落:不落=59:21≈3:1

 

(1)依据表中数据可知,主茎基部木质化有无、花柱长度、花药大小至少是由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分析F2代,花药小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花柱同长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表中单独统计了 F2中瘦果棱形状和花果落粒性的性状分离比,若要研究这两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对F2中这两对性状进行组合统计,若符合____________的比例,则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查看答案

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

B. 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显示出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有关

C. 图中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④为B细胞

D. 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

A. 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B. 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

C. GA与ABA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D. 夏季植物体内G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受抑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