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二)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对...

(二)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对于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按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株。

1. 下列属于自生固氮菌生物学特征的是__________

A. 具有质膜和核糖体    B. 厌氧型细菌

C. 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 单细胞真核生物

2. 按功能分,Ⅰ号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应有的营养成分(仅列出了碳氮源)为___________

A. 葡萄糖、硫酸铵    B. 葡萄糖    C. 牛肉膏、蛋白胨    D. 牛肉膏

3. 从配制培养基到制备平板的过程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

A. 酒精灯    B. 接种环    C. 灭菌锅    D. 玻璃棒

4. 接种后的平板放在28℃恒温箱培养3-4天,通过观察__________的特征可统计自生固氮菌的种类,但培养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草甘膦是目前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田间推荐使用的中间浓度为C,但未考虑它对固氮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小组采用抑菌圈法对此开展研究(见如表)以期为农田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

5. 补全表中的实验方案:

如表草甘膦的抑菌圈直径比较

 

 

 

 

 

 

 

_____________

 

A 选择 B B 菌落 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自生固氮菌为媒介,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特点、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相关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先梳理相关知识,然后再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并进行综合分析作答。 1.自生固氮是指在土壤中能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自主固氮”是相对于“共生固氮微生物”而言的,“自生”不等于“自养”。 2.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应该是无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3.生物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据此补全表中的实验方案。 (1)自生固氮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质膜和核糖体,A项正确,D项错误;从图示培养过程中未造成一种厌氧环境,可推知自生固氮菌应属于需氧型细菌,B项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项错误。 (2)Ⅰ号培养基的作用是从土壤悬浮液内众多的微生物中筛选固氮菌,所以从功能上看,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该选择培养基应该是无氮源培养基,而硫酸铵、牛肉膏、蛋白胨中都含有氮源,不应该存在于该培养基中,所以该培养基中应有的营养成分为葡萄糖,B项正确,A、C、D项错误。 (3)平板的制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以需要用到酒精灯,A项不符合题意;接种环是接种工具,配制培养基和制备平板,都不需要接种环,B项符合题意;灭菌锅是给为培养基灭菌用的,所以需要用到灭菌锅,C项不符合题意;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挑取称量纸、溶化过程中搅拌培养基,所以需要用到玻璃棒,D项不符合题意。 (4)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可统计自生固氮菌的种类;但培养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5)本实验要研究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固氮微生物的影响,所以实验自变量是草甘膦的浓度,而且表格中已经设置了5种不同浓度的草甘膦,但是缺少草甘膦的浓度为0的对照组,所以表格右上角的括号里应填0;该实验的每种浓度各设置了3个组别,在统计每种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大小时应计算各组的平均值,所以表格左下角的括号里应填平均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14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

(1)图中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该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

A. 光能→活跃化学能    B. 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C. 光能→稳定化学能    D. 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2)如使图中二磷酸核酮糖(C5)的含量快速上升,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多选)。

A. 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    B. 有光条件下,增加供给CO2

C. CO2不变条件下,从明处移到暗处    D. CO2不变条件下,从暗处移到明处

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固定速率也受到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具有10个棉铃(果实)的棉花植株,按比例去除不同比例数量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中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分别如图11、图12.

(3)由图11可知,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___

(4)结合图11、图12分析,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类的指甲髌骨综合征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与ABO血型系统中的IA基因连锁,则一个患有指甲髌骨综合征的A型血男性(不考虑基因交换和突变),他的后代

A. 一定是A型血

B. 一定是指甲髌骨综合征患者

C. 若是指甲髌骨综合征患者,则一定是A型血

D. 若是AB型血,则一定是指甲髌骨综合征患者

 

查看答案

金虎尾科植物起源于南美洲,之后逐渐迁移至北美洲,再扩撒到非洲和亚洲。如表列出了金虎尾科植物在不同大洲的主要花部系统和传粉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南美洲金虎尾科植物具有油脂腺体是与集油蜂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B. 中美洲和北美洲缺乏集油蜂,导致金虎尾科植物发生适应性进化

C. 非洲和亚洲的金虎尾科植物具有相同的进化过程

D. 随着金虎尾科植物的迁移和进化,物种多样性增加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则该细胞

A. 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B. 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已被秋水仙素处理过

D. 产生的子细胞能正常进行下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

对某生物群落的甲、乙两处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如图,其中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B. 甲乙两处的物种均匀度不同

C. 该调查研究了甲乙两处的遗传多样性    D. 甲乙两处的生境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