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染色体的____性遗传病,乙病属于________染色体的______性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

(3)已知Ⅲ-10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甲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

 

常 显 伴X 隐 1/2 aaXBY Ⅱ-8 2/3 1/2 1/3 【解析】试题分析:3号和4号患甲病,出生正常的女儿9号,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儿子7号,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根据试题分析,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5号不患甲病,为aa,Ⅱ-7号有乙病,所以其母亲携带乙病基因,则Ⅱ-5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2 ;6号是不患病的男子,基因型为aaXBY,13号患乙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号。 (3)Ⅲ-10号患甲病,有不患甲病的弟弟,Ⅲ-10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3AA、2/3Aa;已知Ⅲ-10号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0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XBXb;;Ⅲ-13号不患甲病,患乙病,其基因型为aaXbY;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2/3×1/2=2/3;患乙病的概率是=1/4XbXb+1/4XbY=1/2;同时患甲乙病的概率是=患甲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2/3×1/2=1/3。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通过系谱图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方法如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某种植物的花紫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植株高和矮是一对相对性状,有基因T、t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人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及结果判断,花色性状中紫色为__________性状。控制此性状的基因在该植物体的一个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最多存在__________个。组合①亲本中绿色矮植株A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组合①产生的F1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3)组合②中F1的自交后代会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组合类型,新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了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

(4)若仅考虑花的颜色,则组合①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组合②中F1进行测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 1/2    B. 1/4    C. 1/8    D. 3/8

 

查看答案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 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弗里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即可将32P标记至噬菌体的DNA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足以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4:2:2:1    B.2:1      C.9:3:3:1       D.1:1:1: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