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和核酸在人体内彻底分解的产物不同...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和核酸在人体内彻底分解的产物不同

B. 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C.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

 

D 【解析】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A正确;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B正确;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C正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正常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物质,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胰岛素A、B链分别表达法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之一。图1是该方法所用的基因表达载体,图2表示利

用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基本流程(融合蛋白A、B分别表示p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B

链融合的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启动子是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氨苄青霉素抗性基 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链或B链融合表达,可将胰岛素肽链上蛋白酶的切割位点隐藏在内部,其 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5)溴化氰能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能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且β-半乳糖苷酶被切成多个肽段,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设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 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微生物。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接种环要____________灭菌,待其__________后,再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操作完成后需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功能是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戊与己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乙是生长在甲上的一种植食性动物蚜虫,则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了保护草原植物,需要喷药,如果长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则会导致蚜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减少”)。

(4)如果戊可以根据丙的气味发现并捕食丙,这属于______信息,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通过分析图乙,C点时该生物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填“J型”或“S型”)。

 

查看答案

9分)下图1为突触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图2为箭毒对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发挥作用的影响。

1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引起兴奋后,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图1显示的是        个细胞的部分结构.

2图1中,神经递质a是通过   方式进入一般是神经元的   部分的细胞膜。与b物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包括           

3分析图2可知,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   ,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中毒后的症状是肌肉   (填松弛僵直)。

4研究发现,Ach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为了探究Ach作用于上述两种肌细胞产生不同的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下面实验。

实验步骤:

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做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

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一段时间后,用          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Ach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了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请完成下面的结果预期。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