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腐乳和泡菜是我国民间传统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

腐乳和泡菜是我国民间传统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中,将豆腐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并保持一定的湿度。5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加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同时,盐能__________,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2)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后的样品与___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8℃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对氨基苯磺酸 已知浓度的标准 溶液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1)小题的内容在人教版选修1课本第7页,(2)小题的内容在人教版选修1课本第10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平时要认真阅读理解课本内容并能准确识记。 (1)腐乳制作过程中,将豆腐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在一定的湿度;5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由于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所以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昆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黑身雌虫甲与灰身雄虫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身:黑身=3:1。该种昆虫的体色性状中,__________为隐性,体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会影响黑身昆虫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虫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虫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雌虫中灰身:黑身=3:1;雄虫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A、a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雄虫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灰身雄虫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灰身雌虫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虫(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一条Ⅰ号染色体全部移接到一条Ⅱ号染色体末端。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变异雌虫重复实验二,则F1中的雌虫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

人工湿地生态系能够处理城市污水。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芦苇能分泌抑制某种藻类生长的物质,这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地、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污水,实现这一功能的基础是__________机制;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人工生态系统中,某种植食性鱼类从藻类等植物中摄入的能量为419kJ,其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为219kJ,其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146kJ,该种植食性鱼类同化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除了上述能量的去向,还有一部分能量用于该种植食性鱼类__________,储存在该种植食性鱼类的有机物中,这部分能量为__________kJ。

 

查看答案

实验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研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某植物胚芽鞘向光性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a、b、c、d的长度关系为c<a=h<d,则说明____________;若a、b、c、d的长度关关系为____________,则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的部分生长素分解了。

②实验小组得到上述实验的结果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后经査阅资料发现,有些植物的向光性与某种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于是实验人员对以上结论进行了修正: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使植物胚芽鞘中的抑制生长的物质向_________转移了或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或两种原因同时存在。实验小组对资料中记载的植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若测出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浓度相同,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将生长三周的豌豆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4个时后测定细胞膜的通透性,结果如图。

①实验结果表明,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时,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显著。

②A处理组的IAA(生长素)溶液浓度高于5mg•mL-1后,随IAA溶液浓度的持续升高,豌豆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与B处理组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呼吸链突变酵母发酵效率高于野生酵母,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图1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呼吸链中断后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阶段都不能正常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酿酒工业发酵中,用射线人工诱导野生酵母产生呼吸链突变酵母所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呼吸链突变酵母产生[H]的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野生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引起BTB溶液变色所需的时间长短能反映出酵母菌产生CO2的速率。实验人员按照图2设计甲、乙两组装置,两组装置的B中分别加人5g呼吸链突变酵母和野生酵母。在适宜条件下,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甲、乙装置的三个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套装置C中的溶液都变黄。

①C中溶液先变黄的可能是    ___________(填“甲”或“乙”)组装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人员从甲、乙组装置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的滤液,分别注人两支干净的试管中,编号1、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l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贺兰山的某山坡因封山禁牧草木逐渐茂盛。下列有关山坡上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会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出现差异

B. 该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 该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D. 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还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