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代谢过程,其中数字代表相关过程,甲、乙表...

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代谢过程,其中数字代表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关物质;图2是相关实验的简易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对绿叶中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分离时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测定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测定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它自身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增大其光合作用的膜面积以提高光合效率。如果要观察绿叶中的叶绿体,可以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选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P和[H] 纸层析法 线粒体内膜 净光合速率 黑暗处理,测定呼吸速率 增多类囊体的数量和基粒的数量 这些部位的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少,体积大,便于观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解答此题需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准确定位图1中数字代表的相关过程,甲、乙所示相关物质的名称,以及图2中导致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 图1中的甲物质产生于光反应阶段,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因此甲表示的物质是ATP和[H]。分离绿叶中色素所用的实验方法是纸层析法。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具体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 图2内的CO2缓冲液能够维持实验过程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试管内O2的变化量引起,而该变化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要测定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黑暗处理,测定呼吸速率。 (3)在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及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综上所诉,叶绿体通过增多类囊体的数量和基粒的数量来增大其光合作用的膜面积以提高光合效率。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其中叶绿体的数量少,体积大,便于观察,因此如果要观察绿叶中的叶绿体,可以选取这些部位的细胞为实验材料。 【点睛】此题的难点在于对(2)题解答,其切入点是图2中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所表示的生理意义:由于CO2缓冲液能够维持袋中CO2浓度的恒定,因此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差值而导致的袋中气体压强的改变引起,测量的是净光合速率;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结合题意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细胞内发生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B. 正常人体,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C. 可以利用秋水仙素作用在用二倍体植物花粉培育的种子或幼苗上,形成四倍体

D. 果蝇缺刻翅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查看答案

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描述错误的是(   )

A. 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三个过程

B. 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转录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C. 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在真核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

D. 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以tRNA充当搬运工,tRNA携带氨基酸通过反密码与mRNA的密码子配对

 

查看答案

关于细胞的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有密切关系

B. 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

C.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主要是Na+内流,流入方式为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或者组成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囊泡”在细胞内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货物,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B.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双链也随之解旋

C. 肌细胞的肌质体就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D. 细胞膜上的糖类,可以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一部分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

 

查看答案

以下对生物学史以及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

B. 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 科研上鉴定细胞死活,常用 “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D. 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丙酮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双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