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3.6

-0.72

2.4

3.0

4.8

6.9

7.2

-4.6

-1

2.4

3.6

5.8

7.9

8.8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_(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___mg•m-2•h-1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A 叶黄素 蓝紫 乙 小于 4.9 【解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据此围绕题图和表中信息和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 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在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的划线处不能没入层析液中,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A 处。 (2) 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叶黄素,导致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15klx时,乙植物C02吸收速率的数值明显高于甲植株,说明乙植物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表中光照强度为零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大于零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据此可推知: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3.0+3.6=6.6 (mg•m-2•h-1),植株乙的光合作用速率=4.6+3.6=8.2 (mg•m-2•h-1),因此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的CO2吸收速率为7.2 mg•m-2•h-1,依据如下的反应式则有6×44∶180=7.2∶X(“X”表示积累的葡萄糖的量),解得X≈4.9 mg•m-2•h-1。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中的②小题的解答:解答此类问题,应由题意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即呼吸作用速率是指表中的光照强度为零时的CO2吸收速率 ,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表中的光照强度大于零时的CO2吸收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据此依据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表中信息与题意,进行相关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倍体植株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突变产生的,且基因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2是基因A1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 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 基因A1、A2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D. 基因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查看答案

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是

A. 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C. 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 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组织液的渗透压

B. 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起组织水肿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渗透压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查看答案

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

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ATPase(ATP水解酶)能将胞内Na+主动转运进入血液,以维持肠腔内Na+浓度高于胞内的状态,而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消耗ATP

B. SGLT1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 ATPase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排出K+、积累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