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H7N9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患者通常会伴随感冒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H7N9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患者通常会伴随感冒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B. 该病毒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

C. 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

D. 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因此该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A项错误;该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B项错误;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也是如此,C项正确;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细胞结构,D项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已知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患甲病的L家族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图2为患乙病的W家族系谱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W-1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1.L家族中的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L-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其与正常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不考虑乙病)

3.W-4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已知W家族不带甲病致病基因,L家族不带乙病致病基因,若L-4号与W-4号婚配,如生育一个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女孩,则此女孩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

A. 近亲结婚者后代必患遗传病

B. 非近亲结婚者后代肯定不患遗传病

C.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 近亲结婚者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查看答案

(四)回答下列有关人体代谢调节和自稳态的问题。

图1为血糖调控模式图,图2为某人餐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1.图2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控BC段下降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用图1中编号和→表示)。

2.当此人血糖处于图2中C点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③→⑤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正常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偏高时,胰岛会分泌___________,促进图1中脂肪细胞将甘油三酯转变成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

4.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下列调节和代谢与肝脏直接相关的有___________

①体温调节      ②血脂调节      ③血压调节    ④分泌胆汁      ⑤合成VLDL

 

查看答案

(三)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基因表达的问题

如图所示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能表达某蛋白酶工程菌的过程及工程菌表达目的基因的模式图。选用的质粒A上有I、II、III、IV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

1.据图推断过程①获取目的基因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是利用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过程③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如受体细胞为小鼠受精卵,则选用的常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如同时用酶I和酶IV切割图中质粒A,产生1.8kb和8.2kb的两种片段(1kb=1000对碱基对),如用四种酶同时切割质粒A,则产生0.6kb和8.2kb两种片段,那么用同时用酶II和酶IV切割质粒A,则产生的片段有____________

3.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如表列举了是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据此推断图13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A. 甲硫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B. 酪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C. 甲硫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D. 酪氨酸  精氨酸  丙氨酸

4.获得此蛋白酶后,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此蛋白酶,以下属于固定化技术中的载体结合法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生活在干旱环境的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10所示;白天: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11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12所示。

1.图11、图12所示叶绿体中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

A. 光能→电能    B. 电能→活跃化学能

C. 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D. 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2.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有_______

①.温度      ②.光照强度       ③.CO2浓度      ④.水分     ⑤.叶绿素含量

3.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晚,植物A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

A. 不变、不变    B. 不变、下降    C. 不变、上升    D. 下降、不变

 

查看答案

(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如图中I、II、III是三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从结构上看,I与II 的差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_。I、II、III细胞中共有的结构有_________(多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糖体       D.细胞核     E.染色质

2.将Ⅱ细胞置于浓度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若将Ⅰ、Ⅱ细胞进行离体培养,Ⅰ细胞分裂间期会倍增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序号),Ⅱ细胞分裂末期聚集在细胞板周围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4.I细胞中③膜面积很大,其增加的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实现,而在II细胞中也存在膜面积扩大现象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