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酶C是_____________。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______________断裂。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_________,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对这些基因而言,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_____________的判断依据。

(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而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_____________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_____________的突变基因。

 

RNA聚合酶 氢键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 基因是否转录(或表达) R环阻碍解旋酶(酶B)的移动 2 T-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考查对DNA结构特点、复制、转录过程的理解和识记。 (1)酶C是RNA聚合酶。酶C催化氢键断裂的同时,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R环包括DNA链和RNA链,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容易形成R环。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基因是否转录(或表达)的判断依据。 (3)转录形成R环,R环会阻碍解旋酶(酶B)的移动,使DNA复制会被迫停止。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如果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第一次复制该位点碱基对变为U—A,经第二次复制该位点碱基对变为T-A。 【点睛】第(3)小题最后一空容易写作A—T,错因在于没有理清DNA复制过程中模板链、非模板链的碱基配对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合成黑色素,基因B控制合成橘红色素。野生型蛇的皮肤上有黑色和橘红色相间条纹,白色蛇皮肤细胞中不能合成相关色素。下面是该种蛇皮肤花纹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

(1)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野生型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2)图中Ⅰ2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Ⅲ1与Ⅲ4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野生型蛇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从Ⅲ1与Ⅲ4杂交后代中选择野生型蛇随机交配,所得橘红色蛇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3)下图为Ⅱ2个体体内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与皮肤斑纹相关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已知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为Ⅲ3个体,分析与该生殖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

①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重组引起的:______________

②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是强阴益精的重要中药,因其对生长要求特殊、繁殖缓慢等原因,野生金钗石斛几近绝迹。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对石斛生长和分蘖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和下表,分蘖率越高表示植株繁殖能力越强。分析回答:

(1)本研究是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的,实验过程中除可调节箱内___________外,其它条件(如空气 湿度、C02浓度等)均应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当栽培温度从15℃增加到25℃时,0→M点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而从P→N点净光合速率增加不明显,这是因为光照不足,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产生ATP和[H]的速度慢,导致暗反应阶段C3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变慢。

(3)根据本研究,在石斛的生长期应控制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而在分蘖期特别要注意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细胞周期,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

②细胞培养:将血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0—24 h后,加入少量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h,在收获前6h加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③判断与比较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下图。其中M1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1/2或更多。

(1)步骤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____________形成的。

(2)步骤②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加入适宜浓度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选择中期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意义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解离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洋葱根尖组织的解离效果

B. 在划滤液细线时,风干滤纸后再重复划线,有利于色素带的分散和观察

C. 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D. 在“探究NAA对银杏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保留3—4个饱满侧芽,有利于提高生根率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先分别PCR扩增尿酸酶基因和原核生物胞外蛋白信号肽基因(编码的肽链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转移、分泌),再将它们拼接形成融合基因,并导入大肠杆菌生产尿酸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扩增两类基因时可以通过设计引物来控制两类基因的拼接方向

B. 构建融合基因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能合成尿酸酶并分泌到细胞外

C. 融合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保证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和遗传

D. 在导入融合基因前,应先用NaCl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