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B 【解析】Nt+1/Nt=1,代表种群数目趋于稳定;当Nt+1/Nt <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当Nt+1/Nt >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数量先减少再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 >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因为从t2~t3段,种群数量在减少,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 >1,且不变,代表种群呈“J” 型增长,D错误。 【点睛】Nt+1/Nt=λ=1,种群数量稳定,为稳定性;λ>1,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λ<1,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空白对照组是将相同的根尖放在蒸馏水中进行培养

B. 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

C.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B. 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

C.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D.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查看答案

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合成脂肪,但是脂肪却不储存在肝脏细胞里,它会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运输到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 能量供应不足将会影响VLDL的运输

C. VLDL的运输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

D. VLDL运输到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B.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转录、翻译的场所

C. 有氧呼吸会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水

D. 吞噬细胞与肌细胞相比,溶酶体数量较多

 

查看答案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过程①不能利用人的肝脏细胞来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称为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试剂)检验该过程产物的化学本质。

(3)在体外得到大量DNA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温度环境的要求不同。PCR中首先用95℃高温处理,目的是_________,而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PCR过程中的引物实质是_________

(4)⑦过程要用到____________酶从而形成重组分子,为使⑧过程更易进行,应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