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长时间使用的木质筷子表面的使用漆脱落后,将其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细小的...

长时间使用的木质筷子表面的使用漆脱落后,将其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细小的小孔和凹槽,里面的食物残渣成为幽门螺旋菌、黄曲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温床。请回答: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小的小孔和凹槽是植物细胞死亡后留下的______,它的形成可能与_______(细胞器)有关。

(2)幽门螺旋菌与黄曲霉菌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黄曲霉菌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______有序进行。

(3)为了从样本中获取单菌的菌落,可用_____法或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4)配置培养基的原则是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和______。沉淀在小孔和凹槽中的细小的食物残渣从培养基的来源上看属于______培养基,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

 

细胞壁 高尔基体 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代谢 平板划线(划线) 稀释涂布(涂布) 控制pH条件 天然 碳源、氮源 生长因子 【解析】(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小的小孔和凹槽是植物细胞死亡后留下的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2)幽门螺旋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而黄曲霉菌是真核细胞构成,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所以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真核细胞(黄曲霉菌)内具有多种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核,构成了复杂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在不同膜结构上有序且高效的进行。 (3)分离纯化细菌有两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 稀释涂布法。 (4)配置培养基的原则需要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合适的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同时注意控制PH。沉淀在小孔和凹槽中的细小的食物残渣中由于含有多种已知和未知的成分,所以从培养基的来源上看属于天然培养基,其中成分中既含碳,也含氮,所以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甚至提供一些必需的生长因子等。 【点睛】本题中“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小的小孔和凹槽是植物细胞死亡后留下的细胞壁”这点不容易联想到,希望引起重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翅形有长翅和残翅、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等位基因B和b、D和d、E和e控制。已知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且雌蝇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部分性母细胞的这对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而雄蝇无此现象。某同学为验证所学知识,利用一果蝇种群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纯种灰身长翅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到的F1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灰身长翅;再利用黑身残翅雄蝇与F1中的灰身长翅雌蝇测交,得到F2中表现型有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所占比例分别为42%、8%、8%、42%。

实验二:将纯种红眼与白眼果蝇杂交,得到的F1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推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都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请对F2中表现型的比例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

(3)结合摩尔根的经典实验判断,实验二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如果将F2中的白眼雄蝇与F1中的红眼雌蝇杂交得到下一代,预期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进行一次杂交实验,既能说明雄性果蝇不发生交叉互换,又能说明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则用来杂交的亲本基因型最佳组合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据英国《镜报》报道,墨西哥渔民诺约拉出海时遭风暴袭击遇险靠一个泡沫塑料箱在海上漂浮了8天8夜,饥渴交迫的他在寒冷的夜晚多次产生幻觉,最后被一艘豪华游船救起。请分析诺约拉体内的生理变化,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缺少饮用淡水,由垂体释放的________激素增多,以促进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机体在寒冷的夜晚分泌的______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

(2)饥饿状态下,受_______发出的神经的调节,_______活性加强,分泌的激素增多,以维持正常的血糖含量。

(3)当血液中Na+浓度短时间内升高到一定程度,会使可兴奋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可能导致人由于过于敏感而产生幻觉。

(4)长时间饥饿可使人的免疫机能受损。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损害T淋巴细胞的机能并使吞噬细胞发生机能障碍,从而导致人的_______(填“特异性”、“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查看答案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选择性清除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或降解过剩的生物大分子,释放出游离小分子供细胞回收利用的正常生命过程。下图是细胞自噬的两种途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但是细胞质基质的pH一般是7.2左右。这种差异能防止溢出的水解酶_________

(2)途径Ⅰ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浸入细胞内的病菌可通过途径______被清除。

(3)过剩蛋白质不与介导分子结合很难进入溶酶体,这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蛋白之间存在________。哺乳动物在冬眠时细胞内介导分子明显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究不同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并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的生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莴苣种子的萌发初期主要以_______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若用H218O浸润种子,则有氧呼吸过程中18O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

(2)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发生了变化,进而通过对_______进行调节,使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也发生改变。

(3)26℃下,将莴苣种子交替在红光(R:1min)和远红光(FR:4min)下连续曝光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如下表:

①本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红光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中光处理情况可判断:种子萌发率的高低由______决定。

 

查看答案

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件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C. 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

D. 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