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全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全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

 

B 【解析】①紫花×紫花→紫花,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①不能;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性状分离比接近3:1,可以判断紫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②能; ③紫花×白花→紫花,可以判断,紫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③能;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④不能.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分析:显性性状是指在完全显现的条件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杂合子一代在自交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出3显性、1隐性的性状分离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1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查看答案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培育转基因羊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目的基因有许多方法,图中AB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___________,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___________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

(2)图中BC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的___________,1处表示___________,是一段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首端,是___________酶识别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CD过程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受体细胞D通常是___________

(4)DE,EF分别使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试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还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

(3)菜坛为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查看答案

某山区坡地,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木、多年生草木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物种③密度的增加,严重的影响了物种___的环境容纳量,最需要采用异地保护措施的是物种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坡地上演替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种”、“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或“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3)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