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研发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为神经系统、...

科研发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示免疫细胞为T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为淋巴因子,可以促进浆细胞的増殖分化

B. 若把图中免疫细胞换成甲状腺细胞,则图中表示的激素可能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

C. 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属于效应器,在突触前膜上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D. 图中的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失去活性

 

C 【解析】试题分析:若图示免疫细胞为T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为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A正确;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要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属于效应器,在突触前膜上完成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内环境稳态维持中的机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为肌肉细胞

C.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查看答案

关于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不正确的叙述是

A. ①-④依次是效应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感受器

B. 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神经元A又能传到神经元C

C. 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Ⅱ上含有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

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 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 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 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 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増大

 

查看答案

蜗牛壳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 30%、14%    B. 30%、21%    C. 70%、21%    D. 70%、4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 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