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A. 无性繁殖、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减数...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A. 无性繁殖、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C. 有丝分裂、二分裂和无丝分裂    D. 细胞增殖、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B 【解析】无性繁殖不是细胞分裂方式,A错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B正确;二分裂属于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C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增值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成分,是青蒿组织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如图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其中FPP是合成青蒿素的必需物质,它在青蒿细胞和酵母细胞中都存在,而ADS酶和CYP71AV1酶只存在于青蒿细胞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则需要向酵母菌中导入____________,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借助____________(工具酶)来构建表达载。在对转基因酵母菌进行大量培养时,____________(是、否)需要向培养液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青蒿素的合成。

(2)还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青蒿,生产青蒿的人工种子。首先需要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培养得到胚状体、___________等为材料,包裹人工种皮可制成人工种子。人工种皮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还可以加入___________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3)目前,科学家主要是利用单倍体育种,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高产青蒿。通过分离高产青蒿的花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并进而筛选所需的纯合高产品种。

 

查看答案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一)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茉莉油的提取实验。图甲是实验流程,图乙是茉莉油提取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要完成图甲C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因为通过B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

(2)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工业生产上常用微生物——三孢布拉氏霉菌(属于毛霉目)进行发酵,从固体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发酵培养基的参考配方如下表。请回答:

成分

淀粉

玉米蛋白水解物

豆粕

KH2PO4

MgSO4

维生素B1

用量(g/L)

40

25

20

0.1

0.1

0.01

 

    (注: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剩余物,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3)在三孢布拉氏霉菌的发酵培养基中,为其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该培养基的过程中,灭菌之前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______(填“中性或微碱性”、“酸性”或“微碱性”)。

(4)从固体中提取β—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之前,要对培养得到的三孢布拉氏霉菌细胞团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以提高萃取的效率:提取胡萝卜素时,不适应用乙醇做萃取剂,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花生是自花传粉植物。

杂种优势是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_______________环节。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若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乙组自然状态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茎匍匐生长(A)对直立生长(a)为显性,荚果薄壳(B)对荚果厚壳(b)为显性。基因型纯合、表现一致的花生才能作为品种使用。为获取直立薄壳的花生优良性状新品种,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然后自交,再从中选择直立薄壳植株进行播种,收获时全部清除荚果厚壳植株,在无种子混杂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用荚果薄壳植株结的种子播种后,田间是否还会出现荚果厚壳的植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讨人类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者在呼伦贝尔草原进行了连续两个生长季的野外观测和调查,研究了不同人类干扰强度与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1)研究者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和多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收割法测定地上生物量,贴近地面剪掉地表植被,在烘箱内烘至恒重,称量干重。 

(2)所选择样地的草地利用类型分为放牧草地(重度人类干扰),割草草地(中度人类干扰),围封草地(轻度人类干扰)。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分析图中结果发现,放牧处理时_______________,由此预测这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结果发现不同形式和强度的人类活动改变了草地群落______________的方向,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与草地的生产力。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请你给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可行性建议及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发现,在暗处蔗糖会影响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而赤霉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拟南芥种子萌发后连续光照培养4天,再随机均分成四份,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 

①为避免污染,拟南芥种子萌发前需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然后接种到_______________上进行培养。

②结果发现,在暗处拟南芥幼苗的下胚轴明显比光照处理条件下生长迅速,更明显的是在暗处________ 

(2)为研究赤霉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对暗处培养的拟南芥使用不同浓度的PAC(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①该实验需要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②由图2可知,使用PAC处理后,蔗糖在暗处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PAC浓度达到100μM时,蔗糖的作用基本消失。 

(3)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