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据材料回答相关遗传问题。 材料一:下图表示蓖麻矮化的基因调控机制。 材料二:已知...

据材料回答相关遗传问题。

材料一:下图表示蓖麻矮化的基因调控机制。

材料二:已知蓖麻的株高、叶形和花絮类型这三个性状分别受三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蓖麻正常两性株花序的上半部分为雌花,下半部分为雄花,雌株花序则只有雌花。科研人员用纯合高秆柳叶雌株和纯合矮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蓖麻为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F2,性状表现如下。

(1)材料一 中的③过程形成双链RNA,导致基因表达的 _______过程中不能完成,最终得到矮秆植株。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有_______(填序号)。

(2)材料二中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个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F2代高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中杂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该杂交实验,在幼苗时期即可区分正常两性株和雌株,如幼苗叶型为_______,则为正常两性株。F2中和F1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比例为 _______

 

翻译 两 叶形和花序类型 高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 8/9 掌状叶 3/4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蓖麻矮化的基因调控机制,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③表示细胞色素P450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某RNA结合,使翻译过程不能进行,导致过氧化物酶合成受阻,进而导致赤霉素合成受阻,形成矮秆植株。分析表格:F2代中,高秆:矮秆=3:1,说明高杆相对于矮秆是显性性状;掌状叶:柳叶=3:1,说明掌状叶相对于柳叶为显性性状;正常两性株:雌株=3:1,说明正常两性株相对于雌株是显性性状。 (1)③过程中,mRNA与某RNA形成双链RNA,导致翻译过程中不能与核糖体结合,因此不能翻译形成相应的酶,最终导致矮秆性状的产生,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图中①转录过程、②翻译过程和③RNA与RNA互补配对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高秆掌状叶:矮秆掌状:高秆柳叶:矮秆柳叶=9:3:3:1,说明控制高杆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掌状叶相对于柳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而掌状叶和正常两性株(或柳叶和雌株)总是同时出现,说明控制叶形和花序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综合以上可知,材料二中3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由以上分析可知,高杆、掌状叶和正常两性株为显性性状,因此用纯合高秆柳叶雌株和纯合矮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蓖麻为亲本,F1表现型为高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F2代高秆掌状叶正常两性株中,纯合子只有一种,占1/9,杂合子的比例是8/9。 (4)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叶型为掌状叶,则为正常两性株,叶型为柳状叶,则为雌株,所以根据幼苗时期叶型即可区分正常两性株和雌株。F2中和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比例=2/4×2/4=1/4,因此F2中和F1基因型不相同的个体比例为1-1/4=3/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

(2)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技术处理。此工程是以体内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为理论基础的。哺乳动物精卵细胞发生上最大的区别是卵子在_________时期)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发生时精子首先发生___________,之后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卵细胞膜时发生_________。受精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肠胚,经组织器官分化,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其中___________出现最早的分化现象。

 

查看答案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的生产和抗体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它们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所识别,以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

(2)上图为A基因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Ⅱ区的碱基数是2 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域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转录产生的mRNAAU总数是________个。

(3)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免疫,增加小鼠体内的______________数目。

(4)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前,至少需要经过2次筛选,第一次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出来,第二次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出来。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查看答案

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了“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

 

查看答案

下图1为某种常用质粒的序列图,Lac Z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对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____技术对其扩增。 

(2)实验小组用BamH I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中,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_____________。没有导入任何外源DNA的大肠杆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 

(3)若质粒和目的基因用BamH I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相连,然后再用BamH IEcoR I切割成功连接后的重组质粒,可获得长度不同的_____________DNA片段。(假定每一种限制酶都充分切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