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烧芭”(焚烧芭蕉树)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巴西等热带国家盛行。火山喷发是一种...

“烧芭”(焚烧芭蕉树)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巴西等热带国家盛行。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喷出的岩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甲地发生过“烧芭”现象,乙地发生过火山喷发现象,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B.如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甲地不可能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多样性都能逐渐增多

 

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乙地进行的是初生演替,两地演替类型不同,故A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为的干扰可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故B错误;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故C正确;演替的趋势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 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 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

 

查看答案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查看答案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C. 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特征、物种丰富度

D. 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