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工程问题。 (1)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下列是分...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工程问题。

(1)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下列是分子实验室中构建产生胰岛素基因工程菌的部分操作,正确流程是____________。(用题中编号排序)

①筛选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   ②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③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④获取胰岛素基因

下图所示为用PvuⅠ限制酶切下的某目的基因(4kb,lkb=1000个碱基对长度)及其上DNA片段示意图。

(2)片段D为目的基因中的某一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处,DNA解旋酶作用于①处

C.若只用片段D中的3个碱基对,则可以排列出43种片段

D.同一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经过“一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连接

下图所示为三种质粒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EcoRⅠ(0.7Kb)、PvuⅠ(0.8K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复制原点是在基因组上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是指质粒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时的起点。

(3)图中质粒A、质粒C能否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最理想的质粒?__________(能/否)。为什么,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coRⅠ完全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B形成的重组质粒(EcoRⅠ在目的基因和质粒上的酶切位点如上两图所示),则进行电泳后观察可出现长度为1.1kb和_____kb,或者分别是_____kb和______kb两个片段。(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Ⅰ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④②③① BD 否 质粒A缺少标记基因;质粒C在用和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时,复制原点会被限制酶切割,会影响重组质粒的自主复制 5.6 3.1 3.6 【解析】【试题分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 本题主要是对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再结合题意,一步一步认真作答,才能顺利解题。 (1)根据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可推知,构建产生胰岛素基因工程菌的流程是④获取胰岛素基因、②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重组、③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①筛选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 (2)密码子是由DNA转录形成的信使RNA分子上的三个连续碱基组成的,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其对应的密码子是UGA,A项错误;DNA连接酶作用于②磷酸二酯键处,DNA解旋酶作用于①氢键处,B项正确;若只用片段D中的3个碱基对(碱基对已经确定,而且是三种不同的碱基对),则可以排列出3×2×1=6种片段,C项错误;结合图示可知,同一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经过“一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连接,D项正确。 (3)据图可知,质粒A缺少标记基因;质粒C在用和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时,复制原点会被限制酶切割,会影响重组质粒的自主复制。因此,图中质粒A、质粒C不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最理想的质粒。 (4)据图可知,目的基因中除了有限制酶(PvuⅠ)的切点外,还存在一个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可以把目的基因切割成1.0kb和3.0kb两种长度的片段。用EcoRⅠ完全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B形成的重组质粒,则进行电泳后观察可出现长度为0.1+1.0=1.1kb(质粒切割后形成的小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时形成的小片段)和2.7-0.1+3.0=5.6kb(质粒切割后形成的大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时形成的大片段);如果目的基因反过来插入,则进行电泳后观察可出现长度为0.1+3.0=3.1kb(质粒切割后形成的小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时形成的大片段)和2.7-0.1+1.0=3.6kb(质粒切割后形成的大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时形成的小片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答有关遗传病的问题。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D-d)的遗传系谱图。

(1)据图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多选)。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Ⅱ-8,则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此时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只考虑甲病基因,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另外检查发现Ⅱ-7和Ⅲ-13又都患有红绿色盲(B-b),已知Ⅱ-7和Ⅱ-8生育乙病色盲都患的概率为10%。

(3)若仅考虑乙病基因和色盲基因,下面能正确表示Ⅱ-8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图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代谢及其调节问题。

下图是人体脂类代谢与调节的部分机制示意图。

(1)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从细胞增殖能力判断,正常情况下的肝细胞属于__________

A.不增殖细胞             B.增殖细胞

C.暂不增殖细胞           D.全能细胞

(2)据图可知,VLDL的功能是__________(多选)。

A.运载胆固醇             B.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

C.运载甘油三酯           D.将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运送到肝脏

(3)据图分析,物质F是__________。寒冷条件下,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激素名称)可以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以促进对F的利用。

(4)寒冷条件下人体产热的调节途径Ⅰ-Ⅳ中,发生了膜上电信号传导的是途径_______。与Ⅳ协同产热的激素由____________分泌的。

(5)青少年摄入脂质过少不利于健康与生长,这是因为脂质________________

A.細胞代谢反应的辅酶                      B.是直接能源物质

C.可以全部转化为维生素                    D.是性激素合成的原料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问题。

下图显示光合作用中部分化学反应。

(1)图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在此阶段内,高能电子e的来源是_________,最终接受e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__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3)图中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真正的光合速率应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图中的测量值。

(4)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比较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植物体内与该激素生理作用有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某科学小组为研究该激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都不含该激素。实验结果发现①②③④琼脂块中都含有该激素且数量上①>②、③=④;⑤⑥琼脂块并没有该激素。

(2)据实验现象推测该激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3)分别说明①>②、③=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如下表,其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消耗培养基中的氧。

胰酪蛋白胨

15.0g/L

大豆蛋白胨

5.0g/L

酵母粉

5.0g/L

氯化钠

5.0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

0.4g/L

 

 

(1)培养基中蛋白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其中对维持培养基渗透压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据表推测产气荚膜梭菌的营养方式属于下列_____________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为了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后的液体2滴,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并用__________使其涂匀。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将分别含有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是_______

(3)研究发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抑菌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据此推断,下列细菌中不能被其抑制的是____________(多选)。

A.大肠杆菌         B.产甲烷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极端嗜盐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