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日期

(月-日)

6-l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寄生 (2)样方 S(1分) 6-30 (3)增大 【解析】(1)判断寄生关系有两点,1、寄生虫必须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2、必须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以上两点棉蚜虫与棉花植林都满足,则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2)人教版必修三P62第一段的叙述“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采用样方法.”,说明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弱的生物.从上表数据中得知到7月10日种群增长就停止,说明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即K值,由此可知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K值为2175.6左右,K/2时的增长速率最大。(3)长期使用农药,不断筛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最终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增长曲线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法,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S型曲线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在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受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图是某家族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D和d表示,据图回答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受___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的患者人数__________(选填“女性>男性”“女性<男性”或“女性=男性”)

(2)图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图中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她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理论上,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③④⑤表示_____________,其中数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

(3)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__

(4)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防止剧烈运动使肌细胞因________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__________,导致肌肉酸胀乏力。

 

查看答案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

A. 初级消费者    B. 次级消费者    C. 三级消费者    D. 第二营养级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图为2,4—D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是单子叶植物

B. 除草剂的最适浓度为a

C. 除草剂的最适浓度为c

D. 甲和乙对2,4—D的敏感度相同

 

查看答案

根据图判断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图中所示的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B. 图中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顺序依次为:1→2→3→4→5

C. 在A处给予刺激使其兴奋,“5”处的肌肉不发生收缩现象

D. 当C处受损伤时,刺激B处,“5”处的肌肉不发生收缩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