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它能选择性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它能选择性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抑制神经肌肉间兴奋的传递,导致与之相关的生理机能的障碍,主要造成肌肉和神经的麻痹。为了研究河豚毒素的作用时间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的影响,研究者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枪乌贼神经组织一个(含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微电极(用于提供适宜的刺激)灵敏电位计(用于测量电位变化)、河豚毒素、玻璃容器、河豚毒素的解毒剂(一定时间内使用能解除河豚毒素的毒性)

(要求与说明:微电极和灵敏电位计的使用方法不作要求,假设枪乌贼神经分泌兴奋性递质)

(1)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

(2)在医学上,河豚毒素可以用作麻醉剂或镇定剂,起效很快,在有专门解毒剂的情况下能及时解毒,据此,用曲线图预测实验结果(不要求具体数据)

______________

(3)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___形式分泌化学递质,递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①在没有用河豚毒素处理时,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②将①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用河豚毒素处理,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③用河豚毒素的解毒剂处理②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④统计分析数据 胞吐 扩散 【解析】试题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河豚毒素的作用时间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河豚毒素的作用时间,因变量是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的影响,根据实验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 ①在没有用河豚毒素处理时,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②将①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用河豚毒素处理,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③用河豚毒素的解毒剂处理②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 ④统计分析数据。 (2)河豚毒素可以用作麻醉剂或镇定剂,起效很快,在有专门解毒剂的情况下能及时解毒,如图: (3)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实验设计以及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理解兴奋的产生原理和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答下列生物科技及其实践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为构建重组DNA分子通常要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重组DNA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DNA易于导入。

(2)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中,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酶解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__

(3)进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激素和________

(4)分离细菌时通常用固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掉,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5)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经过固定化酶柱后,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若用___________测试,流出物呈________________色表明水解产物糊精生成。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种新型农业生态模式,人们将农作物的秸秆、落叶和人畜便等废气物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液、沼渣做肥料。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家禽、家畜属于_____________,流向它们体内的能量是农作物通过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被家禽、家畜摄入的能量,小部分会随粪便排出,大部分通过_________作用流入其体内。

(2)此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率。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生物中次级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上述试验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______性的特点。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下图是正常叶舌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UAU,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研究发现,某突变株的形成是由于该片段______处(填“1”或“2”)的C∥G替换成了A∥T,结果导致基因表达时______而使蛋白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3)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______

(4)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

①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

②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查看答案

为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个品系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1。图2为棉花叶肉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高温环境下与处理前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下降。据图分析完成下表。

_______

(2)三个品系中的_______品系最耐高温。

(3)丙品系与乙品系相比光合速率较低,主要限制了____________反应。

(4)生产实践中棉农经常适时对棉花摘除顶芽,以降低___________,从而促进侧枝的生长, 提高棉花的产量。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含有的物质能够在③和⑤处检测到

B. ④为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③中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④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D. ④处的膜去极化后形成的小电位能迅速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