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沙棘能在我国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沙棘能在我国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来测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据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图分析,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稳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该段时间内 “C5”的含量增加

B. “间隙光”处理能使植株充分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单位光照时间内光合产物合成量更大

C. S1可用来表示一个光照周期内[H]和ATP的积累量,而S2则可表示恰好把该段时间内积累的[H]和ATP消耗掉,因此二者相等

D. 与光反应相比,碳反应较缓慢,不能及时消耗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因此出现题中曲线

 

A 【解析】黑暗条件下,光反应停止,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则三碳化合物还原减弱,导致五碳化合物(C5)减少,A错误;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一瞬间为8mg/h⋅cm2,随即变成3mg/h⋅cm2,呼吸作用速率为3mg/h⋅cm2;而如果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就不会出现光合速率突然增大的情况,而是光合速率一直等于呼吸速率,所以“间隙光”处理的光合速率大于连续处理的光合速率,B正确;S1可用来表示一个光照周期内[H]和ATP的积累量,而S2则可表示恰好把该段时间内积累的[H]和ATP消耗掉,因此二者相等,C正确;与光反应相比,碳反应较缓慢,不能及时消耗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因此出现题中曲线,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 三峡水库可以减轻长江洪水给中下游地区带来的破坏

B. “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

C. 依据年龄组成预测草原老鼠种群数量变化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标志鼠10只,未标记鼠20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 150只    B. 100只            C. 80只    D. 120只

 

查看答案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 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开花后套袋

C.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查看答案

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促进物质C的形成可提高产油率

B. 物质C与基因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別是嘧啶和核糖类型不同

C. 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D. 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畸变

 

查看答案

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长翅果蝇是否是纯合子,应采用的简便方法分别是

A. 杂交、杂交    B. 杂交、测交

C. 自交、自交    D. 自交、测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