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 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 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 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A 【解析】试题分析: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核膜,A错误;绿藻是低等植物,含有结构①~⑤,B正确;颤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染色体和核膜,C正确;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细胞壁和拟核,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真核生物,哪些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同时还要识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特点,注意将两者进行区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昆虫的翅膀颜色有黄色和黑色,长度有长翅和短翅。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Ee表示,后者用Dd表示,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该种昆虫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色短翅黑色长翅B→黄色长翅:黄色短翅=1:1

实验2:黄色短翅黑色长翅C→全为黄色长翅

实验3:黑色长翅黑色长翅C→全为黑色长翅

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昆虫翅膀黄色和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根据上述实验   ,可判断长翅和短翅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为     

2实验2和实验3中子代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实验2中的子代测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查看答案

I.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羊被宰杀后牧民把不能食用的部分丢弃给狗,问这种情况下人与狗_____(是或不是)竞争。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人工除虫灭鼠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kJ

II.如下图为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淋巴细胞过程示意图。艾滋病病毒具有一个球形的衣壳,其内有两条RNA,没有DNA。请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时,侵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滋病病毒的衣壳是在人体淋巴细胞内的____________上合成的。

(3)免疫缺陷病包括两类:一是________免疫缺陷病;二是________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属于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乙图中④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查看答案

I.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甲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时期(填字母代号)。

(2)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一般是对该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步骤后,观察绘制的。

(4)图乙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甲中的d段,①和④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最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处,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 mL/h

⑵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反应阶段。         

⑷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处,才能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不考虑气体物理膨胀)。比较两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当细胞癌变后,它会表达某种特殊的蛋白质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

B. 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

C. 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一蛋白复合物

D. 癌变细胞在丙细胞的作用下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