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某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

在某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 a 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 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 该细胞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遗传给子代个体

 

B 【解析】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Aa的细胞,说明根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二倍体同一号染色体只有两条,而图中出现了Ⅱ号染色体三条,说明根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A错误;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无基因重组,B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染色体变异可光学显微镜下可检出,C错误;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发生的变异一半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 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 1 与 2 或 1 与 4 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丙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捕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都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

C. 该类蜣螂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结果

D. 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查看答案

apoB基因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时,由于mRNA中某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发生了替换,使密码子CAA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A,最终导致合成的蛋白质缺少了羧基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 mRNA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完成翻译过程

C. 该mRNA翻译时先合成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

D. 脱氨基作用未改变该mRNA中嘧啶碱基的比例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B. 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

D. 染色体片段缺失可以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但一般不改变基因的结构,而且通常是不利变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