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克隆猪成功的概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

克隆猪成功的概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

(1)图中应选择_____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使用的良种猪体细胞一般都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X表示__________过程,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_____________用于PCR扩增,PCR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猪的性状与良种猪的性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Ⅱ中) 10代以内的细胞可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反转录 引物 DNA双链复制 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①克隆动物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 ②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③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社会热点为素材,结合克隆猪的培育及目的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考查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核移植、PC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克隆猪的培育及目的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中涉及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及PCR技术,其中mRNA→cDNA的X过程为逆转录过程。 (1)应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或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10代以内的细胞可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图中使用的良种猪体细胞一般都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 (2)图中X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反转录过程;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已知Bcl-2基因(目的基因)或者Bcl-2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3)克隆猪的性状与良种猪的性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有①克隆动物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②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③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查看答案

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下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_。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①此实验以____________鸟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体”或“突起”)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在30℃恒温时的光合速率(以植物体对O2的吸收或释放量计算)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索“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该植物体光合作用时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在Y点时该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比其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要多,请解释相关原因______________

(2)若要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再用普通的白炽灯做光源时,还需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盛满清水的长方形透明玻璃缸(假设水和玻璃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现有3组图乙装置,分别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3盏40w白炽灯),光照强弱可通过调节___________来决定。

 

查看答案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pH属于__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第④步最好选用_____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