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了检测乳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____________

 

维生素 调pH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敏感 抗生素C的耐药菌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示过程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过程中的稀释涂布平板法,即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需要特殊的物质维生素,由于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因此还应加入适量的琼脂作为凝固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先调pH。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6。 (3)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因此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  抗生素C的耐药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

(3)从实验二的F2中选取一粒开红色花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色。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活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D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单位:102千焦/m2/年

(1)据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动是从A、B、C中哪个成分开始的?______为什么______

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查看答案

胡杨耐旱、抗风沙,在我国西北部大量种植,用于沙漠绿化,探索土壤水分对胡杨光合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图1是“土壤含水量对胡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图2是“土壤含水量对胡杨叶肉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胡杨捕获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内的__________上,CO2进入细胞后首先与_______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

(2)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出现光午休(中午时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现象。据图1分析,土壤含水量81.2%与含水量26.5%相比较,“光午休”现象______________

(3)经分析,土壤含水量为81.2%时,出现“光午休”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导致CO2吸收受阻引起的;而土壤含水量为26.5%时,出现“光午休”现象,则可能是由于逆境下光合结构受损导致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胡杨比较适合在土壤含水量为__________的范围内生长,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性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

(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________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

(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

①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_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___________天达到最大。

(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_______________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

(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____________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______________

②检测两组香蕉的___________,实验组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

将某一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

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不可能存在四分体

D.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