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禾本科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

某禾本科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该相对性状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该相对性状首先满足条件是所选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应用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②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此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异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③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1)显隐性易于区分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不必进行人工去雄 (3)①7 50% ②3:7 ③黄 茶褐 【解析】试题分析:(1)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选择的相对性状应满足2个条件:一是相对性状易于区分,二是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由于雄性不育植株的雄蕊异常而雌蕊正常,因此只能做母本;若是正常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时,必须去雄,而雄性不育系减少了去雄的麻烦. (3)①由于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该三体新品种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因为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联会,因此在减数分裂联会时能形成7个正常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因此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50%. ②根据题意,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mRrr,产生的配子为mr和MmRr,其中,mr的配子是正常的配子,MmRr的配子是异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结合,则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只有mr能与雌配子结合,两种雌配子的种类为mr和MmRr,则受精卵为mmrr和MmmRrr,表现型为黄色雄性不育和茶褐色可育.由于70%为黄色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可育,因此,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3:7. ③要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黄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茶褐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可以获得雄性不育系. 故答案为:(1)显隐性易于区分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不必进行人工去雄 (3)①7 50% ②3:7 ③黄 茶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捕食螺类和藻类)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曲线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_____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5)从上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KJ。

 

查看答案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有__________个突触,在突触传递时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瘦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选或多选)。

A.瘦素是脂肪细胞的储能物质 

B.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不需能量

C.瘦素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D.下丘脑神经元膜上有瘦素受体

(3)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食欲降低,对其机理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双选或多选)(已知信号分子X、Y、Z均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A.引起神经元A兴奋,信号分子X释放增加

    B.引起神经元B受抑制,信号分子Y、Z的释放减少

    C.引起神经元B兴奋,信号分子Y、Z释放增加

    D.引起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降低

(4) 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比非肥胖者高,但其食欲并未降低,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

(5) 已知瘦素还可直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其分解.推测胰岛素与瘦素在调节脂肪代谢中的作用关系是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

图甲为豌豆种子吸水三个阶段的模式图,图乙为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的曲线,图丙是一个利用脱淀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一般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

(2)图甲第___________阶段发生的主要是渗透吸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在胚根长出前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4)若取图丙中装置若干,植物经“脱淀粉”处理后A灯光熄灭、B装置用一定的光照强度照射5小时,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取A、B容器内叶片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WA、Wa,分析处理数据,若△W=WB—WA,则△W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提供如图装置一套和红、绿玻璃纸各一张,若要探究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对装置作怎样的改动?

①除去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容器A中的气体改为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乙、丙、丁为胚芽鞘的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对实验现象和分析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图甲中的胚芽鞘向光生长能够证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B. 由于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图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左右一样多

C. 图丙中胚芽鞘Y不能向光弯曲生长

D. 图丁胚芽鞘向右弯曲,主要是由于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 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

D. 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