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四季秋海棠是城市绿化应用较广的一种花卉,其绿叶能够积累花色素苷,使叶片变红。为研...

四季秋海棠是城市绿化应用较广的一种花卉,其绿叶能够积累花色素苷,使叶片变红。为研究脱落酸(ABA)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叶面喷施系列浓度的ABA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花色素苷、内源脱落酸(ABA)、 赤霉素(GA)等的含量。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花色素苷是一种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中。

(2)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施加ABA对 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同时,外源施加ABA对内源ABA的合成起____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研究人员还检测了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外源施用ABA使色素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这几种色素存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主要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发挥作用。

(4)已有研究表明,四季秋海棠在秋季低温和短曰照条件下叶片会变红。若要验证“此条件下诱导四季秋海棠叶片合成花色素苷的物质基础是ABA的积累”,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

a.长日照条件下培养    b.短曰照条件下培养   c.等日照条件下培养

d.低温(白天15℃夜晚6℃)培养    e.常温(白天25℃夜晚15℃)培养

f.外施 10μmol/LABA                  g.外施500μmol/LABA

h.测定花色素苷含量                  i.测定ABA含量

 

液泡 两重性(低促进高抑制) 10μmol/L 提高其含量 降低其含量 外源施用ABA能促使叶片中的光合色素降解(或抑制其合成)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反应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无水乙醇 b.d.h.i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研究脱落酸(ABA)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设计思路等的能力。 1.外源施加ABA浓度较低时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当外源施加ABA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有抑制作用,说明外源施加ABA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作用具有两重性(低促进高抑制)。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弄清楚实验的目的、条件等,再根据题意进行设计。 (1)花色素苷是一种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2)据图分析可知,外源施加ABA浓度较低时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当外源施加ABA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有抑制作用,说明外源施加ABA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的诱导作用具有两重性(低促进高抑制);外源施加ABA浓度为10μmol/L,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含量最多,可推知该浓度为最适浓度;同时,外源施加ABA可提高内源ABA的含量,降低内源GA的含量。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施加ABA浓度的增加,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均减少,表明外源施用ABA能促使叶片中的光合色素降解(或抑制其合成);这几种色素都是光合色素,存在于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挥作用;其具体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剂是无水乙醇。 (4)由题意可知,四季秋海棠在秋季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叶片会变红,说明低温和短日照是该实验的条件,故b、d项正确,a、c、e项错误;因为要验证秋季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诱导四季秋海棠叶片合成花色素苷的物质基础是ABA的积累,所以不需要施用外源ABA,但需要测定该条件下花色素苷和内源ABA的含量,故f、g错误,h、i正确。因此,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至少应包括b、d、h、i。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稻瘿蚊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钻蛀性害虫,化学药剂防治不理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育和种植抗虫新品种。目前的抗性品种中,已经鉴定的抗稻瘿蚊基因有GM1~GM10。现有一个抗性新品种GXM,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1)欲鉴定该新品种对稻瘿蚊的抗性与现有的抗虫品种的差别,将鉴定品种播于育苗盆内,将育苗盆移至盛水的水泥池中,盖上网罩,按比例接入交配过的雌蚊,接蚊后20天统计各鉴别植株的抗虫、感虫株数。该过程中需用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将GXM与感虫品种TN1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F2抗虫:感虫=3:1。说明该新品种对稻瘿蚊的抗性由___________控制。

(3)将GXM与已有的抗虫品种BG4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F2抗虫:感虫=13:3。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已知的10个抗稻瘿蚊基因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定位,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欲培养抗性更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采用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稻瘿蚊在抗虫水稻上能正常产卵孵化,但绝大多数幼虫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水稻产区常将抗稻瘿蚊品种与感虫品种混合播种,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华蟾素注射液是将蟾蜍的全皮阴干后,提炼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是我国经典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为探寻华蟾素注射液抗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肝癌HepG-2细胞的培养:

(1)培养肝癌HepG-2细胞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为防止培养过程发生污染要加入______。此外,每48h更换1次培养液,目的是__________。同时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______、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

Ⅱ.探究华蟾素药效作用机理的实验:

(2)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分别处理HepG-2细胞12h、24h和48h,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由图甲可知,华蟾素能有效地______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且与______呈正相关。图乙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华蟾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体现在______________

(3)DNA拓扑异构酶Ⅱ(简称TopoⅡ)为真核生物所必需,在DNA复制、转录、重组及形成正确的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分离、浓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opoⅡ在肿瘤细胞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华蟾素注射液处理HepG-2细胞48h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TopoⅡ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丙。

①RT-PCR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其主要原理是:提取HepG-2细胞中的总RNA, 以一段_______作为引物,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_________

②由图丙可知,华蟾素注射液在基因水平上影响肝癌HepG-2细胞的机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将从种植烟草的土壤里分离得到的尼古丁(C10H14N2)降解菌株SC接种到尼古丁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并计算发酵液中的尼古丁浓度和菌体浓度,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分离SC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法

B. 培养36h时SC的数量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影响SC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和pH

D. 发酵液中的尼古丁为SC提供碳源和氮源

 

查看答案

池塘养鱼过程中,由于饲料中含N和P的营养物质未被鱼类全部摄取,成为废弃物,不仅影响鱼类生长速度,还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利用养殖废水进行水稻灌溉,可大大降低水中N、P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土壤颗粒对N、P有吸附作用

B. 这些废弃物有利于水稻的正常生命活动

C. 微生物分解含N和P的废弃物成为自身物质和能量来源

D. 这种措施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查看答案

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

B.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

C.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

D. 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