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采集菌样→富集培养 → 纯种分离→性能测...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采集菌样→富集培养 → 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下面两组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含盐量高(如海滩等)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高温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pH调节 高压蒸汽 无菌 【解析】(1)噬盐菌的菌样应从高盐环境采集,如含盐量高的海滩等。 (2)微生物产生耐高温的淀粉酶说明其碳源是淀粉,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温条件下培养。 (3)图A菌落分布较均匀,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图B菌落集中呈线状,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整pH,接种前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实验中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点睛】比较两种分离纯化方法的注意事项: 平板划线法: (1)接种环的灼烧 ①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 ②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③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稀释涂布平板法: (1)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及其中的9 mL水、移液管等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 (2)涂布平板时 ①涂布器用体积分数为70%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②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 ③酒精灯与培养皿距离要合适,移液管管头不要接触任何物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 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________;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____________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

(2)微生物培养时,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时间,细菌一般在___________℃的温度下培养____________天。

(3)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升高,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________染液,10~15 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 mol/L的NaCl溶液,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________,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查看答案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外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________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_____________,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鉴别培养来确定。

(5)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 %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染料。

 

查看答案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C,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C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是(  )

A. 通过微生物的培养生产胰岛素    B.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C.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    D.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腐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