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DNA复制时,细菌除...

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DNA复制时,细菌除了提供原料外,还提供_____________

(2)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       

(3)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____________没有分离。

(4)后来赫尔希和蔡斯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表明DNA具有连续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

(5)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____________

 

能量、酶 细菌 核糖体 搅拌 吸附在细菌表面 不能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繁殖过程主要是完成噬菌体DNA 的复制和外壳蛋白的合成。噬菌体DNA复制是依靠噬菌体提供的模板DNA,由细菌提供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等来完成。合成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是在自身DNA转录的模板mRNA的指导下,以细菌提供的原料(氨基酸)、能量、酶、运输工具(tRNA)和场所(核糖体)上合成的。 噬菌体DNA复制时,噬菌体只是提供模板,其余的条件都由细菌提供,包括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酶等。 在细菌内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自身DNA转录的模板mRNA的指导下,以细菌提供的原料(氨基酸)、能量、酶、运输工具(tRNA)和场所(核糖体)上合成的。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根据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中两条链一条为母链,一条为新合成的子链,所以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实验组中子代DNA不可能存在两条两都有放射性标记。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点睛】注意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 (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①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 ①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②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所示,图一表示某生物(2N=4)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示意图,图二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中某指标Y的部分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细胞中四分体有________个,B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二中,若Y表示细胞核中DNA含量且α=N,则该图可表示__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核DNA的部分变化曲线。

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3)图二中,若Y表示细胞染色体数且α=2N,则该图可表示_____________(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

下图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某农田生态系统整个生长季节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KJ/cm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玉米和大豆间作使群落在空间上形成更明显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利用率。

(3)通常用__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方法统计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4)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160 K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_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提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B. 用山柳菊作实验材料没有成功的原因之—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无性繁殖

C. 假说中指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D.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查看答案

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研究方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下列发现与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 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C. 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D. 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B.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D. 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