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克隆良种猪成功率较低,该现象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克隆良种猪成功率较低,该现象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检测出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下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流程中某过程。请回答:

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___________细胞。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做___________技术。

2b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的培养基从成分上主要区别是前者必须含有__________c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
3d过程需要_________酶的催化。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2______用于PCR扩增,除此以外在PCR反应体系中还应包含的主要成分有扩增缓冲液、水、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DNA以及____________PCR扩增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

4)若cDNAPCR技术n次扩增后检测出中Bcl-2cDNA的分子数为 m,则总mRNABcl-2mRNA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不同胚胎时期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答题空12-1】体【答题空12-2】体细胞核移植【答题空12-3】动物(猪)血清【答题空12-4】胚胎移植【答题空12-5】逆转录【答题空12-6】引物【答题空12-7】TaqDNA聚合酶(热稳定DNA聚合酶)【答题空12-8】Bcl-2cDNA【答题空12-9】m/2n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涉及a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b动物细胞培养技、术c胚胎移植及PCR技术,其中mRNA→cDNA的c过程为逆转录过程。 (1)图中a过程表示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卵母细胞是受体细胞,良种猪的体细胞是供体细胞提供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 (2)b过程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其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成分不同,其必须含有动物血清。C过程表示胚胎移植过程,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 (3)d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PCR技术中,需要两种不同的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DNA以及TaqDNA聚合酶;PCR扩增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Bcl-2cDNA。 (4)cDNA是由mRNA逆转录获得,所以,cDNA中Bcl-2基因的数量与mRNA的关系是m=X×2n (m是Bcl-2基因的数量,X是mRNA的数量,n是扩增次数),即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为m/2n。 【点睛 】本题以社会热点为素材,结合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考查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核移植、早期胚胎发育、PC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搞笑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_______,接种到以______为唯一的碳源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________,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如图是______法。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若用____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将1ml酵母菌溶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7、58,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番茄(2n=24)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抗病红果和感病黄果两个品种。

1)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硫酸二乙酯溶液喷洒这两个品种的幼苗,培养筛选获得了抗病黄果新品种,其中利用___________品种幼苗处理筛选更方便,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

2)若通过这两个品种杂交获取抗病黄果新品种,请完善相关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纯合抗病红果和感病黄果两个品种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从F2中选择抗病黄果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即获得抗病黄果品种。

上述步骤需年限较长,如条件允许,可采用单倍体育种以缩短育种年限,其不同操作方法是对F1代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获得抗病黄果新品种,该抗病黄果新品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_条。

 

查看答案

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杂食性的红鳍银鲫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人工养殖时,主要投喂水蚯蚓、红虫和菜叶等饵料。请回答:

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人工池塘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群落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入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鳍银鲫成鱼银鳞闪亮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______(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

糖尿病有多种病因,下图所示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胰岛素所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某些病毒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蛋白,该病毒可作为___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能攻击胰岛B细胞的特异性抗体Y2。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病为___________(填数字)。

3)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从中随机取出10只作为甲组,把另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实验开始时首先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然后对丙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 mL/d,连续灌喂4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_______________。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4周后,再次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结果丙组大鼠的血糖浓度比实验开始时明显降低,但仍比甲组高,而甲组和乙组大鼠的血糖浓度与实验前没有明显变化。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某种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温 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昼夜不停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在提取与分离该植物的色素过程中,偶然发现其缺失叶黄素色素带。

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_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为了研究缺失该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___________(填)植株。当光照强度为10 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25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 mgm-2h-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